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 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远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远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时间:2017年03月24日  字体显示: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清远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已经七届第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反映。

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6日

清远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粤府办〔2015〕53号),加快推动互联网与清远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顺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强化互联网“共享、融合、变革、引领”的发展理念,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双驱动”,打造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双引擎”,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速度质量“双提升”,实现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线上线下“双融合”,通过“互联网+应用创新,全面提升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治理水平,加快“广清一体化”战略实施进程,加速清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成一批重要的基础性互联网支撑平台和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建成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全光网”城市,城区用户100%光纤接入,用户带宽接入达到100Mbps,全市20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部建成“光网乡村”。实现4G网络城乡全覆盖,实现5G无线网络和IPv6(新一代互联网协议)规模化部署和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到2020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支撑“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实现互联网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产业深入融合,延长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链,促进制造业向服务性智能制造转型,培育一批先进智能制造企业,建成一批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大力促进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形成完整的“互联网+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一批智慧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智慧乡村生态旅游新农业产业园区。实施互联网与智慧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产业、金融业等快速融合的发展战略,建成完整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

促进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进一步推进移动互联网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扩大移动互联网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构建广泛的微信公众号、智能APP等新型城市服务平台,最大程度上的便捷民生服务,使与民生相关的教育、养老、社保、交通、环保、文化等公共服务全面实现互联网化,基本实现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打通便捷服务于民最后一公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率达到95%,医疗机构信息共享率达到90%。

二、主要任务

(一)互联网+创新创业。

1.行动目标。充分发挥互联网创新驱动作用,构建多要素的网络众创空间,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基础,为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新支撑、新机遇。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3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3个。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基础,建成50个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导师规模达180人,扶持5000名创业人员入园创业,教育和培训创新创业人才规模达8万人;新增市场主体5万家,创新创业带动就业20万人。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广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氛围。

2.重点工作。

夯实创新创业发展基础。以清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南863科技创新园、天安智谷创新创业生态圈、清远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华南声谷)、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民宿创客空间、寻乡记创新谷、清远民族工业园、佛冈信息产业科技城等创新创业载体,进一步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促进创业主体的集聚和孵化,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的完整孵化链条。重点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华炬科技企业孵化器、天安智谷创客中心;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清远高新区新材料产业中试加速基地、清远市留学生创新创业园、聚石化学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先导、豪美铝业、聚石化学;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豪美铝业、聚石化学、佳的美、广东先导、容大、美乐仕、嘉博、北江开关厂、贝克洛、富盈电子、齐力皮革、新安天玉、雅克化工、泰强化工、英尼圣鸿、华能制药、鑫辉化工、金禄、灵捷制造、嘉禾稀有金属;创新联盟:高新区与进田控股、中山大学等共同创建广东新特材料协同创新研究院;以及民族工业园九陂产业园青年(大学生)创业基地、清远民族工业园九陂产业园“互联网+”基地、清远民族工业园九陂产业园产学研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粤港(清远)生物医药孵化及中试基地、大数据创业园和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推动创新创业加速发展。整合开放各类技术研发平台、知识产权转移中心、企业孵化器、产业加速器,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创客空间、创业驿站、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在大企业研发需求与小微企业、创客创意和开源技术之间搭建合作桥梁。培育众包、众创、众筹、众扶等服务业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创建一批集创业培训、实训、孵化、辅导、融资、推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创业示范基地强化创业服务支撑,发挥金融创新的助推作用,提供高品质数据服务和大数据生态支持,打造零成本的在线应用服务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特色应用,创建和培育清远特色的“互联网+”小镇。将清远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华南声谷)打造成为“互联网+”的创业创新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互联网+先进制造。

1.行动目标。到2020年,打造广清产业园“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培育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企业100家。推动实现“清远智造”,以清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为载体,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培育10家规模化个性定制示范企业,网络化制造示范企业和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培育10家服务型制造企业。实现清远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2.重点工作。

推广开放式研发设计。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新兴技术,激活内外部资源,大力推动创新开放式研发。重点支持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有色金属、新型陶瓷、节能环保等支柱产业,开展研发创新,构建研发技术分享的互联网公共平台。支持中小型企业与行业专家、创客社区、设计企业等创新主体进行高效对接,降低研发成本。(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选择一批优势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试点示范。支持豪美铝业、佳的美、海富电子、中宇集团、高仕感光新材料、东鹏陶瓷等大型企业建设在线个性化定制平台,建立客户大数据,开展用户消费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分析,提升精确生产、精准营销、精细服务水平。建设一批行业性开放式个性化定制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实施开放式个性化定制。支持互联网企业整合市场信息,挖掘技术趋势、市场需求、企业运营等价值链大数据,为制造企业拓展个性化定制提供决策支撑。(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清远市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加大智能装备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实施“机器人应用”工程,建设一批全面感知、设备互联、数据集成、智能管控的行业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立足清远优势特色产业与品牌基础,重点推进新材料、新能源、新型陶瓷、生物医药、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机械装备、新型显示与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高端电子产品、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升级改造,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重点支持通用集团电梯、花都(清新)汽配、华展汽车五金制品、华宝机械设备、清远市造船、广东京龙工程机械、飞机起落架维修、卫信工贸医疗设备、博纳生物科技、金发科技再生塑料、升华水性合成新材料、旗瑞(泛瑞)磁电新材料等智能制造建设。(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以开发智能装备与产品为基础,坚持技术引领,加速模式创新,增强系统集成和整体服务能力,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电子商务化,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搭建电商销售平台和创业孵化中心,扶持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相关的电商创业项目发展。明确不同制造企业工厂之间异构网络网关的转接机制,建立能够融合不同异构网络的、统一的工业互联网架构体系。(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互联网+现代农业。

1.行动目标。到2020年,在清远果蔬、粮食生产、畜禽、渔业等优势产业,打造10个规模化农业示范基地,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形成完善的“互联网+”农业产业体系,带动广大农民转型致富。

2.重点工作。

建设技术支撑平台和农业示范基地。以“互联网+”为主线,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依托建设清远两岸现代科技城市农业孵化基地、粤北农副产品检测冷链物流园、蒙牛乳业二厂项目、广东佰益生态农业电商产业项目、连山县果蔬基地及水产基地、佛冈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阳山县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服务镇和农业信息化示范服务村。依托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组织开展农业物联网、精准农业、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标准、平台和产品研发,建设一批农业互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平台。依托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基地等农业主体,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生产、畜牧养殖业、渔业和高效经济作物等领域应用。建设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及服务平台,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及其相关信息进行追踪或逆向回溯。(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建设农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一批农业云服务、农业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完善清远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情远程监控与预警、数据分析、测土配方、农村土地流转、精准扶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保障支撑能力。组织开展农业大数据采集、智能化农业机械和装备应用示范,建设规模化推广应用集农业生产现场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的精准化智能化农业生产系统,推动农业高效、精准和标准化生产。(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促进农民转型升级。鼓励各类平台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农村生活综合服务,解决农民基本服务需求。加强对农民的创新创业培训,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园、创业园,培育形成一批懂生产、会经营、善网络的农民创客,推动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化职业农民。(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互联网+绿色能源。

1.行动目标。深入推进能源产业信息化,建设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能源产业示范基地以及互联网模式下的能源管理平台,建成清远特色的智慧能源体系,到2020年实现工业能源实现减耗12%以上。

2.重点工作。

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以神华国华清远电厂、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国电电力清新七星岗风电场、国电清远石角分布式能源等建设为依托,优化发展输电网,侧重发展配电网,提升电网适应各类电源和用户接入能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高输配电能力和自动化控制水平。研究电力设备状态实时采集、故障预警和输电通道环境灾害智能检测预警新方法,提高在线检测可靠性、数据采集能力和设备故障识别率,提升电网状态实时管控能力。(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清远供电局)

促进分布式能源网络发展。推进广东华电清远华侨工业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国电清远石角分布式能源建设,做好并网接入服务,开展基于分布式能源的智慧能源园区、楼宇、用户示范试点。建设全市智慧能源微网,建立连接在电网上层应用和终端用户的信息通道。面向“智慧清远”的智能电网园区,组织开展能源优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广泛推广智慧能源微网+多元分布式能源+节能减排解决方案。充分利用清远太阳能、水力等清洁能源发电,适应多业态能源市场需求。大力扶持新能源企业,以新能源龙头企业为标杆建立智慧新能源产业联盟和绿色能源示范基地等。(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清远供电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强化智慧能源服务。依托南方电网,开发建设营销、交易、客服等方面的智能用电应用,为居民客户提供家庭用电查询、在线缴费、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分布式电源等全方位用电服务。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立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积极推动能源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需求、设备状态等数据的分析、预测,实施精准调度。统筹推进电网和通信网络深度融合,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建立互联网数据共享分析机制,在用电决策、负荷预测、行为分析等方面,为政府、用电企业、居民用户提供专业化建议。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开展城乡供电、城市燃气、城镇供水、城市热力等公共服务领域“四表合一”数据采集,为用能单位和城乡居民提供全面、丰富专业的综合用能服务。鼓励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能源管理APP,实现用能智能控制和能源消费智能化管理。探索以电子商务为交易平台,集智能储能、输能、用能于一体,融合物联网、储能用能智能设施等硬件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的绿色能源网络建设,实现绿色能源实时配送和智能交易。(责任单位:清远供电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加强节能和清洁生产管理。建立清洁生产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清洁生产企业申报、审核等业务互联网化,完善市能源管理中心平台,实现重点能耗企业能耗数据在线监控。加强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实现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的动态监控。发展节能低碳的智能高效交通系统。加强智能楼宇建设,建设建筑能耗监测平台。(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

(五)互联网+民生服务。

1.行动目标。建成完善的智慧教育文化、智慧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5个标杆性的新型智慧社区,民生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到2020年,医疗机构电子病历覆盖率达到90%,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100%,社会保障卡覆盖率达到100%。

2.重点工作。

打造清远智慧教育文化服务体系。在全市已实现“校校通”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实施智慧教育提升工程,全面推进清远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等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到2020年,所有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90%以上的教师及初中以上学生拥有个人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建成市级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清远教育云数据中心,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整合与应用。推进教育文化广清一体化,加快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与广州图书馆共建清远市图书馆市民网络学习中心,实现品牌阅读讲座无缝对接。推进“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设清远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云,建设网上文化三馆,建设数字博物馆体验区。促进数字动漫、数字游戏、数字影视、互动娱乐等数字娱乐业快速发展。支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鼓励清远日报、清远电视台等龙头传统媒体向新兴传媒转变,发展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书刊等数字文化产品。(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清远日报社、清远广播电视台)

建设现代智慧医疗体系。依托新一代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建设,借助诊疗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基本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高效化。鼓励医疗机构以“互联网+”作为驱动建设内部诊疗管理系统,实现在线服务,提高居民就医效率。支持医院与企业合作建立医疗信息平台,建立市县两级卫生公共云平台,建立医疗健康云数据中心,促进各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发展网上挂号、远程医疗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建立人口健康云平台,推进我市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信息化建设全覆盖,统筹家庭、居民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健康医疗信息。大力发展全面推进医疗设备感知化、医疗信息共享化和信息系统智能化,提高清远智慧医疗水平。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医疗建设,为市民及时就诊、方便就诊提供条件,实现市民无需出社区就能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优质医疗服务,建立医疗信息整合平台,整合患者医疗信息,同城市智慧医疗衔接,和大型医疗机构互联互通,进行在线预约和双向诊疗。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建设中药方剂数据库,实现中医药大数据资源的多元采集、深度分析和利用。强化乡镇、社区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智慧中医医疗便民惠民。(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局)

构建和谐智慧社区。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提高有线、无线通信网、宽带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先行试点物业管理和安全服务互联网化,包括联网监控、智能防盗报警、电子巡更、电子门禁、智能停车场管理等。推动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健康、邻里社交一体化,提升智慧社区服务能力。推进智慧社区养老体系建设,实时监测老人的活动和居住环境状况,自动生成其行为档案和提供老人娱乐服务。积极推动借助各种实时的和非实时的监测系统和实时的传感器系统建立社区智慧监测平台,监测特殊人群(如老病号、老人、婴幼儿等)信息、实时需求,并提供个性定制服务。建设一批社区O2O综合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覆盖生鲜快消品、日常生活、智能应用,物业管理等便捷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社工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

创新发展社会保障服务。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数据、互联网数据及社会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关联数据的共享,深化“同人同城同库”基础信息库建设。进一步实现市、县、镇、社区(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网全覆盖,搭建统一数据接口、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安全保障的社会保障云服务平台,建设集养老金预警预测、医疗服务监控、就业失业监测、人力资源流动趋势分析、社保基金收支平衡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分析中心。建设市医疗保险结算服务管理平台和医疗保险集中数据库,推行市内医疗费用联网直接结算,加强医疗保险宏观决策分析与数据开发应用。深化“社会保障一卡通”应用体系建设,以人生历程、活动行为轨迹为主线,加快跨地区、跨平台、跨领域的异地社会保障业务支撑平台的建设。创新社会保障移动服务模式,打造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面向社会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查询、业务办理、消息推送、政策咨询于一体的移动服务,面向全市用工单位和参保企业提供公共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人事人才全方位的移动专属服务。(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六)互联网+现代物流。

1.行动目标。到2020年建成10家左右智慧物流园,培育20家智能物流骨干企业,建成一批快递终端投送网点,实现市、县、镇三级物流网络全覆盖,形成具有清远特色的智慧物流新体系。

2.重点工作。

培育建设现代化智能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华南铁路物流产业集聚区、源潭物流园区,积极引导全市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创新整合,推进物流大数据应用,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物流发展模式。加强清远与珠三角、粤北湘南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功能对接,推动区域物流联动发展。推进物流标准化、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构建统一的物流综合信息平台,提高产业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发展智慧冷链物流,大力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以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融合发展,建设普洛斯物流园、粤北农副产品检测冷链物流园、连山现代农商物流园、蒙牛(清远)物流加工基地等一批现代物流基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商务局、清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清远海关、市农业局、市质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建设完善城乡共同配送体系。积极推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物流体系建设,统筹利用交通、邮政、供销和商贸企业等现有农村渠道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配送网络。依托中心商务区、居民社区、产业园区等商品投送公共设施和农村网络代购点,建设提升一批城市社区快递投送场所、末端自提网点等智能物流终端,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

建设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物流节点内部信息化建设,提升作业过程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水平。通过整合通关信息、企业信用信息及跨省市联运信息,提高各物流节点之间信息传输和交换能力,打造集中枢决策、资源协同利用、流程再造为一体的供应链整合和决策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

(七)互联网+现代商务。

1.行动目标。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特色产业集聚布局发展,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生态环境,构建 “互联网+”商贸的新格局。

2.重点工作。

    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应用。以“互联网+”小镇建设为契机,推动“一村一品一店”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食品原产地直销经营,利用互联网推动品牌建设,提高清远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打造全国农村电商第一市。以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广东佰益生态农业电商产业项目为抓手,建设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农业传统经营方式,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标准化。鼓励化工、有色金属、电子、食品等行业企业,面向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深化电子商务应用,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积极培育本土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建设跨境电商智慧产业园区,实现智慧海关通关、检验检疫、保税等跨境电商业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清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清远海关、市质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建设电子商务流通体系。加快电子商务在零售、批发、外贸等传统商贸流通行业的应用,促进社区电商、跨境电商发展,培育一批符合清远产业特点的本土电商企业。加快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产业发展,借助第三方资源打造区域商贸物流平台,建设区域特色明显的电商物流园区,构建覆盖城乡的电商物流配送网络,推进物联网等技术在物流各环节中的应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农业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构建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清远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发电子商务统计监测系统,建立电子商务企业统计直报制度,推动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督机制。完善电商专业服务链条,加强电商孵化器建设、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和第三方支付金融服务,促进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八)互联网+便捷交通。

1.行动目标。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智慧交通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对城市交通状况的全方位实时监管,民众交通出行更加快捷方便。

2.重点工作。

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开展交通运输网络顶层规划,加快推进传统信息传输网络向新型交通信息感知网络发展。构建交通运输智能感知体系,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加大对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网络关键设施运行状态和交通信息采集,推广车联网、船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应用,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示范应用。强化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和运行信息互联网化应用,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打造交通运输行业软硬件和数据资源集约化建设体系,建设全市交通云数据中心,为智慧交通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基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提升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开展智能泊车、公共交通行驶信息引导试点应用,实现交通运输要素的智能识别、指挥调度和应急响应。推动各类交通信息共享,开展与周边地区协调联动。加强重点监控车辆的智能化监管,实现公路水路突发事件、天气灾害情况的及时掌握和智能调度。鼓励交通部门和公共交通企业向社会开放服务性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构建公众出行服务平台及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公众、政府部门提供全方位、综合性交通信息服务。探索建立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监管平台,实现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规范服务及安全运营的全面监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九)互联网+环境保护。

1.行动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市重点污染源排放全面监管,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循环经济得到有效发展,全民环保意识和清远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2.重点工作。

提升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环境物联网络,完善环保智能监控体系,实现对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等环境质量及重点污染源排污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加强信息预警能力建设,促进预警信息的推送、处理和统计。(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

推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支持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废物流向,创新和推广智能回收、自动回收等新型回收方式。鼓励企业搭建综合性或行业性废弃物回收平台,开展废弃物信息的在线互动共享,探索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加快金发科技再生塑料循环经济产业园、韶能生物质发电、阳山生物质发电等一批节能环保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

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利用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渠道,促进环保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形成全民互动参与环保事业的良好局面,推动环保社会化管理进程。(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

(十)互联网+特色旅游。

1.行动目标。到2020年,互联网与旅游业创新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旅游业服务和管理水平,打造“北江明珠,清香溢远”特色旅游品牌。

2.重点工作。

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加快推进车站、码头、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店、主要乡村旅游点及重点旅游线路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推进与旅游相关的信息互动终端设备、实时监控体系建设。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景区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以长隆旅游项目为龙头,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景区。(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推动乡村智慧旅游建设。在各县(市、区)结合本地特点创建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模式旅游品牌,运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营销水平。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和企业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更多优质乡村旅游产品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带动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积极推进各地在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宣传推广,创新发展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村。鼓励各地建设集旅游咨询、展示、预订、交易于一体的智慧旅游乡村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农业局)

完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旅游公共信息的互联网采集和运用,积极开放旅游公共信息数据。以“清远旅游”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打造集咨询、预订、交易、导航、导游、投诉功能的一站式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完善清远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统一受理、分级处理的旅游投诉处置机制,健全旅游公共产品和设施、旅游投诉和旅游救援等公共信息网络查询服务。运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建立旅游诚信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对旅游企业信用的监管,开展文明旅游引导,定期发布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记录和开展旅游应急救援。(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十一)互联网+政务服务。

 1.行动目标。建设电子政务云平台和政务大数据中心,加快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优化政务管理和服务模式,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民众体验提升。到2020年,全市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率达到90%以上,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90%以上,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80%以上。

2.重点工作。

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建设管理体系,制定政府机构网站信息内容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网站信息内容考核评价,规范网站服务外包。加强政府网站、微博、微信和政务APP等的综合应用,拓宽公开渠道,提高信息发布和互动回应时效。完善各类信息发布平台的协调对接机制,实现平台载体联动。加强领导信箱、在线访谈、网友留言、意见征集等互动渠道建设,加强网上信访等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中心)

建设政务大数据中心。推动政务云服务平台转型扩展,探索向社会购买安全可靠的公有云服务,提高政务云服务弹性扩展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集约化水平,到2020年,电子政务总体整合度达到90%以上。加快构建系统完整、广泛适用于各部门的数据标准体系,完善人口、企业法人、地理信息(GIS)、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完善数据的采集、更新、管理和共享机制,将政务数据整合到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初步形成大数据支撑政府决策、监管和服务的新机制。(责任单位:市大数据中心) 

提升政务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市、县、镇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功能,满足相关部门各种共享交换需求,推动跨部门、跨区域信息资源共享。梳理各职能部门权责清单,强化权力全流程网上运行,规范监督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程序,逐步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型政府服务模式,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提升政府网上公共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 

推进政务大数据应用和开放。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网,建立政府数据资产登记制度,形成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数据资源清单,推进政府数据资源开放试点工作,先行开放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社保就业、教育文化、食品安全、资源环境、空间位置、资质信用、经济统计、产品质量等与改善公共服务和支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数据资源,逐步扩大开放范围、数量。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政府开放的数据开发新应用。(责任单位:市大数据中心) 

推进“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市“两建”信息管理与应用平台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社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拓展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应用范围。结合政务管理与服务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整合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有关市场监管数据、法定检验检测数据、违法失信数据、投诉举报数据和企业依法应公开的数据,不断扩大失信企业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失信领域,在法院案件执行、税收征缴、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运用互联网手段,实行黑名单公示制度,为各部门联合惩戒提供信息共享渠道。(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

(十二)互联网+城市管理。

1.行动目标。加快建设资源集聚、运作高效、模式创新的视频监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城市管理平台,提升政府社会治理水平,提高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能力,为市民生活提供高质量服务。

2.重点工作。

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整合城市管理数据资源,完善数字城管系统,打造集决策、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城管平台,打造“实时监测、联动处置、智能决策”的城市管理数字化监管模式。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动态管理。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全过程监控,对建筑行业管理进行监测分析。推进城市管理信息与城乡建设管理数据资源共享,对违法违章建筑实现在线监控。(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

构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加快市、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建成三维、动态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和覆盖全市的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构建纵向贯通省、市、县、乡镇,横向联通各有关部门,面向政务和社会公众服务的统一、权威、标准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政务管理、基于位置服务、公共应急保障等地理信息应用系统,重点推进住建、城管、规划、民政、农业、环保、交通、旅游、安防等典型行业应用。建设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天地图”网站,实现与国家“天地图”网站互联互通。(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建设天网工程。推进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建设,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城市重要交通路口车流、人流实现远程智能感知和控制,实现对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在市、各县(市、区)重点道路、街道、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建设视频监控采集点,建设覆盖全市城乡的社会治安智能监控系统,建立天眼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功能联动和业务协同,打造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于打防管控各项工作的天网。(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能化消防系统,部署消防数据采集终端,实现与全市重点单位消防监控中心联网,建设智能化消防接警定位系统,实现全市范围内灭火救援力量合理调度。建设以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重大危险源预警监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监管系统。整合各部门涉及食品药品企业监管、安全追溯、检验和风险监测等信息,推进食品药品全过程追溯和监管智能化。完善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加强防洪排涝设施、防灾减灾预报警系统建设,提高城市洪涝、台风等灾难监测防治能力。(责任单位:市公安消防局、市安全监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科技局、市水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信息化及大数据运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实施工作。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建立跨领域、跨行业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启动实施“互联网+”试点示范,发展一批“互联网+”示范基地、示范平台、示范企业。探索制定“互联网+”新兴业态的统计认定标准,组织实施互联网经济统计监测,建立“互联网+”重大项目库。

(二)健全发展基础。推进光纤宽带、4G网络城乡深度覆盖。加强清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华南声谷、天安智谷、华南863科技创新园等互联网产业承载区建设,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互联网+”增值应用。加强“互联网+”关键领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完善网络安全监测通报、监督管理、标准认定、应急处置和创新能力体系,开展互联网应用服务安全评估,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三)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七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支持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设立互联网企业。鼓励各部门、各行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应“互联网+”新兴业态特点的行业管理、市场监管、数据开发等创新举措。加强可信交易保障环境建设,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建设和完善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平台。加强网络知识产权和专利执法维权工作。开展“互联网+”政策研讨和应用培训。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信息咨询、人才交流等合作机制。建设一批跨专业、跨区域的企业实训、实习、就业基地等联合培养平台。完善互联网发展规划及政策,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宣贯实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健全引才、留才、用才和服务人才的工作机制,大力引进并支持互联网领域高层次人才来清远创业,培养一批互联网领域领军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提高人才战略意识,加强互联网领域人才队伍、结构、梯队建设。

(四)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来清远落户,支持市场潜力较大和技术实力较强的本地互联网企业加快发展。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以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企业对公共服务平台、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本地化运营服务,催生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政府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后补助、投资入股等多种方式支持“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互联网创新发展领域,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和产业集聚区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互联网企业的担保力度。

附件:清远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主要

      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附件

清远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主要任务

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序号

主要任务及项目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进度安排

一、互联网+创业创新

1

建立一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国际级孵化器培育单位、国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盟。建设一批“互联网+双创”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

市科技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等有关单位,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前有成效,2019年年度完成。

2

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创客空间、创业驿站、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培育创业示范基地和创业创新示范园区。

市科技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工商局等有关单位,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持续实施。

3

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的完整孵化链条。

市科技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等有关单位,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持续实施。

二、“互联网+先进制造

4

打造广清产业园“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规模化个性定制示范企业、网络化制造示范企业及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及智能制造业集聚示范区。

市经济和

信息化局

市发展改革局、市科技局等有关单位,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持续实施。

三、互联网+现代农业

5

建设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服务镇、农业信息化示范服务村、农业互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平台、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农产品安全溯源及服务平台和一批农业云服务、农业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

市农业局

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有成效,2020年年底前完成。

四、互联网+绿色能源

6

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建立能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清远供电局

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前完成。

7

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能源实时管控能力。开展分布式能源的智慧能源园区、楼宇、用户示范试点。创新智慧能源新型应用和绿色能源网络融合建设,建立智能新能源产业联盟和绿色能源示范基地。

清远供电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有成效,2020年年底前完成。

五、互联网+民生服务

8

推进教育文化广清一体化,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实施智慧教育提升工程。

市教育局

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持续实施。

9

推进“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设清远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云。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有成效,2019年年底前完成。

10

推进医疗机构“互联网+”创新应用,实现在线服务。建立市县两级卫生公共云平台,建立医疗健康云数据中心和人口健康云平台。推进智慧社区医疗建设和中医健康保健服务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强化乡镇、社区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智慧中医医疗便民惠民。

市卫生计生局

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有成效,2019年年底前完成。

11

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先行试点物业管理和安全服务互联网化。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各有关单位

持续实施。

12

推动社区便民服务平台、智慧社区养老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社区O2O综合服务平台。

市民政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社工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等有关单位

2018年年底有成效,2019年年底前完成。

13

深化“同人同城同库”基础信息库建设,建设集养老、医疗、就业等于一体的大数据分析中心。建设市医疗保险结算服务管理平台和医疗保险集中数据库。

市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局

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完成。

14

建设集养老金预警预测、医疗服务监控、就业失业监测、人力资源流动趋势分析、社保基金收支平衡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分析中心。建成跨地区、跨平台、跨领域的异地社会保障业务支撑平台。

市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局

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中心、市民政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9年年底前完成。

六、互联网+现代物流

15

积极推进物流大数据应用,推动区域物流联动发展,构建统一的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基地和城市社区智能物流终端。统筹推进城乡物理体系建设。建设智慧物流服务体系。

市发展改革局

市商务局、清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清远海关、市农业局、市大数据中心、市质监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有成效,2020年年底前完成。

七、互联网+现代商务

16

建设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创新电子商务个性化、定制化应用。培育一批本土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和本土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智慧产业园区。建设区域特色明显的电商物流园区。构建覆盖城乡的电商物流配送网络。建立电子商务企业统计直报制度,推动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督机制。

市商务局

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局、市农业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有成效,2020年年底前完成。

八、互联网+便捷交通

17

加快构建交通运输智能感知体系。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示范应用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建设全市交通云数据中心。建立重点监控车辆的智能化监管平台。推进各类交通信息共享,构建公众出行服务平台及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监管平台。

市交通运输局

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有成效,2020年年底前完成。

九、互联网+环境保护

18

完善环保智能监控体系建设,创新和推广智能废弃物回收方式和回收平台。加快金发科技再生塑料循环经济产业园、韶能生物质发电、阳山生物质发电等一批节能环保项目建设。加快环保信息创新应用。

市环境保护局

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有成效,2020年年底前完成。

十、互联网+特色旅游

19

建立和完善主要乡村旅游点及重点旅游线路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创新发展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村。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营销水平,推动优质乡村旅游产业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建立智慧旅游乡村服务平台和旅游诚信信息交流平台,构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市旅游局

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有成效,2020年年底前完成。

十一、互联网+政务服务

20

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建设管理体系。完善各类信息发布平台的协调对接机制。

市政府办公室

市大数据中心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前完成。

21

建设政务大数据中心。构建系统完整、广泛适用于各部门的数据标准体系,完善数据的采集、更新、管理和共享机制。探索大数据支撑政府决策、监管和服务的新机制,推动跨部门、跨区域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府数据资源开放试点。支持企业利用政府开放的数据开发新应用。

市大数据中心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有成效,2020年年底前完成

22

完善两级社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拓展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应用范围。整合完善社会信用信息为各部门联合惩戒提供信息共享渠道。

市发展改革局

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9年年底前完成。

十二、互联网+城市管理

23

打造集决策、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城管平台,推进城市管理信息与城乡建设管理数据资源共享与应用。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

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有关单位

2019年年底前完成。

24

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天地图”网站。

市国土资源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9年年底前完成。

25

建设覆盖全市城乡的社会治安智能监控系统和“天眼”综合管理平台,打造完善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于打防管控各项工作的天网工程。

市公安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7年年底前完成。

26

建设智能化消防系统及智能化消防接警定位系统。

市公安消防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交通运输局等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前完成。

27

建设智能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市安全监管局

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7年年底前完成

28

推进食品药品全过程追溯和监管智能化。

市食品药品

监管局

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前完成。

29

完善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应急指挥体系。

市科技局

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18年年底前完成。

30

推进防洪排涝设施信息化,建立防灾减灾预报警系统。

市水务局

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20年年底前完成。